2)第417章 迷惑的就是你_骗了康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脑子有些发蒙,没听明白玉柱的意思。

  在大清,粮仓分为常平仓和省、府、县库。

  常平仓虽然归省里管,但是,规矩是只许搬进,无旨意不许搬出。

  玉柱的意思,其实很清楚,就是借河南省库的粮食。

  依唐阿则以为,玉柱要借常平仓的存粮,这就产生了美丽的误会。

  “省里数府遭灾,省库也没有多少余粮呀。”依唐阿管着藩库,他的话颇具分量。

  李锡在两面夹击之下,显得格外之狼狈。

  玉柱人在虞城县,没办法去盘开封的省库,这是依唐阿的判断。

  谁料,玉柱虚晃了一枪,没再提省库借粮之事,而是说了捐纳之事。

  “河南遭灾,朝廷正值用粮之时,本钦差决定,马上开洪灾捐!”

  玉柱原本就管着户部的捐纳处,河南遭了灾之后,正好符合捐纳的规矩。

  大清的体制,既有僵化的一面,亦有灵活的一面。

  开捐,就和依唐阿没啥关系了,乃是玉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

  因为是要拖住河南的官员们,玉柱也没下狠手,而是恩威并施的控制住了局面。

  等商议妥当之后,玉柱邀请大家一起赴宴。

  大灾临头,玉柱摆的也都是素席。但是,酒却是好酒。

  玉柱的酒量惊人,席间,他频频举杯,重点招呼依唐阿和李锡。

  大清官场上的陋规,官面上的饮宴,各种规矩层出不穷,必须一一到位,这就很花时间了。

  再加上,玉柱成心拖延时间,这顿酒硬是喝足了两个时辰。

  散席的时候,李锡和依唐阿都醉了。

  玉柱顺势以刑案增多的名义,把没有喝多的臬司常季逊和本地的知县,都给留下了。

  只是,刚刚上了茶,玉柱还没有开腔,老十三就满面春风的回来了。

  “哈哈,出奇不意的大获全胜,妙哉!”重要证人被抓到了手里之后,老十三也不在乎什么了,公然出现了室内。

  玉柱暗暗松了口气,看样子,老十三顺利的得了手,大善也!

  这年头,朝廷办案,不重物证,尤重口供。

  常季逊不认识老十三,他不悦的质问道:“尔是何人,安敢擅闯钦差行辕?”

  老十三懒得搭理常季逊,他笑眯眯的对玉柱说:“多谢相助,如果没有你的人帮忙,肯定会有漏网之鱼。”

  玉柱并不居功,含笑提醒道:“十三爷,要赶紧的问口供,才是正道理。”

  “嘿嘿,爷在路上使了些手段,已经拿到了重要的口供。”老十三办成了大事,找到了替老四洗刷黑锅的证据,心里一高兴,嘴上就没了把门的。

  “啊,十三爷?”常季逊立时惊呆了,大张着嘴巴,傻楞楞的望着老十三。

  老十三笑望着玉柱,提醒道:“玉大钦差,密旨该拿出来了吧?”

  此言一出,玉柱当即确信无疑,老十三确实得手了。

  “有上谕,常季逊接旨!”玉柱从怀中摸出康熙给密旨,高高的举过头顶。

  常季逊立时吓得面如土色,浑身抖成了筛糠。

  “内阁奉上谕,著玉柱全权办理黄河决口害民之事,河南布政使以下,皆可先革职,拿交刑部从重议罪,钦此。”

  玉柱藏得够深,忍了这么多天,才拿出大杀器,一举摆平了常季逊。

  八爷党在河南省内,共有双柱,其一是臬司常季逊,其二则是藩司依唐阿。

  现在,常季逊既然被逮,被灌醉了的依唐阿,亦是再劫难逃了。

  (PS:凌晨还有更。)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