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4章 终于发案了_骗了康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伺候主人,就为了白白的奉献青春?

  大人,别逗了!

  无利,谁起早呀?

  何府之中,汤炳已经带着弟子们,早早的都到了。

  赵东河站在汤炳的身后,隔三差五的就要瞅一眼大门方向。

  汤炳的女婿,良乡知县岳明有些看不过去了,暗中伸手扯了一把赵东河的袍袖。

  只是,赵东河收敛了一刻钟后,故态复萌,眼神就是抑制不住的往门外瞟。

  颇有些正义感的岳明,很是看不惯赵东河的势利作派,他故意往外挪了半步,索性和赵东河隔远了一些。

  汤炳还是很有文化素养的,他与何子昌从诗词说到歌赋,又从经史说到了子集,再谈到了最近编修的《明史》。

  “师弟,我可听说了,钱家人参与修明史之后,大大的提高了修史的质量?”汤炳手捧茶盏,笑眯眯的问何子昌。

  何子昌冷冷的一哼,说:“水太凉,头皮痒,柳出墙,悔罪急,钱家尽出龌龊事儿。”

  汤炳素来知道,何子昌对钱谦益这种反复无常的贰臣们,木有半点好感。

  何子昌的祖籍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和心学大宗师、姚江学派的鼻祖王伯安,算是妥妥的同乡。

  这年头的汉人官员们,不仅不允许在祖籍的本省内任官,而且任所的衙门,还必须远离家乡五百里以上。

  所以,何子昌可以出任江南学政,却绝无可能担任浙江学政。

  “师弟,你呀,还是那副臭脾气!”对于何子昌的正义感爆棚,汤炳也很无奈。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何子昌倔强的当了半辈子的清官了,汤炳也只得由着他去了。

  “师兄,我倒是有件事儿,要和你说道说道。”何子昌一本正经的说,“玉柱曾经就读的九华书院的总师傅秦本初,静极思动了,想出仕于朝廷。只是,我人微言轻,出不上力呀。”

  汤炳精明似鬼,一听这话,就明白了。

  一定是朝廷管束江南士林的言论,越来越严厉,下手也越来越狠了,让秦本初感到了不安。

  秦本初不仅曾是江南乡试的解元公,还是康熙二十九年殿试的探花郎。

  只是,此公无心于官场,而积极于教书育人。

  照大清朝的规矩,只要考中了进士,就有了当官的资格。

  现在,只需要朝里有人帮着说几句扎实的话,秦本初随时随地都可以出来做官。

  听说玉柱到了,何子昌依旧坐着没动,汤炳也不好意思公然去迎接门生。

  赵东河眼珠子一转,顺势就主动讨了迎接玉柱的差使。

  于是,赵东河就与何子昌门下的大弟子,现任詹事府右赞善的李正仁,一起出去迎接玉柱。

  “拜见柱爷。”赵东河毕恭毕敬的长揖到地。

  赵东河的腰太软,李正仁就是看不顺眼。

  李正仁故意站得笔直,十分敷衍的拱了拱手,脸上挂着淡笑,说:“玉大人拨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