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5章 大人物扎了堆_骗了康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懂。

  只是,玉柱的态度异常端正。不争辩,不解释,只是竖起耳朵,聆听教诲,却坚决不改。

  兵权在握,也就足够了,要的太多了,很容易扯着蛋。

  在诗词的方面,玉柱也确实没有捷才。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处处拔尖,而故意藏了拙。

  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那可是旗人里边难得的文武全才。

  结果,纳兰容若在老皇帝的折腾下,郁郁寡欢的早逝了。

  巧合的是,在老皇帝的身边,张廷玉也是个没有捷才的家伙。他以办实事出名,而不图诗词颂圣的虚名。

  老皇帝有些扫兴,摆了摆手,把玉柱撵走了。

  玉柱回到衡枢精舍里,迎面就见张廷玉正在奋笔疾书。

  桐城张家,自从张衡臣被乾隆帝折腾得几年不敢说半句话后,从此一蹶不振。

  佟佳氏,自从隆科多和鄂伦岱,分别被雍正整死之后,也被打入混吃等死的行列。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啊,大致脉理相通也。

  既然老皇帝发了话,凡是和户部相关的折子,先由张廷玉预作处置,再交给玉柱审阅。

  玉柱心里门儿清,这其实是老皇帝倦政的偷懒表现。

  各地要银子的折子最多。

  涉及到银子的事儿,又最容易扯皮吵架。

  老皇帝毕竟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哪能每个折子都仔细的研究清楚呢?

  这就需要玉柱的支持了。

  玉柱在南书房里,只实心办差,从不多话,更不揽权,这就颇能赢得老皇帝的好感。

  人在中枢之中,按照有律依律,无律循例的原则,查档案才是顺利办差的基本功。

  现在,玉柱的手下,有了十八个笔帖式的协助,很多以前被胥吏们掌握的独门诀窍,不攻自破。

  按照玉柱所画的表格,有总帐,详细的分帐,有经办人的姓名,有详细的备注。

  甚至,就连档案存放的木架位置,都做了说明。

  这么一来,调档案的时候,顺着查下去,一目了然。

  玉柱这么个搞法,既迎合了老皇帝想偷懒的想法,又方便了他自己办差,可谓是一举两得也。

  当然了,在老皇帝的眼里,玉柱肯定花心思在差事上,显然是为了更方便的偷懒。

  这几天,每天都在下雨,老皇帝已经接见了好几批各地来陛见的官员。

  玉柱中途离开了南书房,例行性的巡视了烟雨楼一圈。

  只是,玉柱刚坐回到御前大臣的值房里,塞勒就找了过来。

  “柱爷,山下的镇子上,新来了一个戏班子,等你闲下来,过去瞅瞅?”塞勒既是玉柱的堂姐夫,又是新晋的一等侍卫,他在玉柱的跟前,倒也有几分薄面,说话也就有些随意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怕吵闹,不爱听戏?”玉柱瞥了眼塞勒,放下手里的茶盏,“说吧,有何事?”

  塞勒讪笑着说:“都怨我,前几日喝多了黄汤,吹了牛,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