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章 房师的“提点”_骗了康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柱的恩师汤炳,和座师李光地,都是身上背着大污点的鸿儒。

  仔细一研究,就会惊讶的发现,凡是康熙重用的掌握了一定实权的大臣,包括隆科多在内,身上都有大污点,无一例外。

  于是,玉柱备好了厚礼,直奔李光地的家。

  李光地属于是典型的汉臣,他本无资格住在内城。

  因康熙格外的体贴李光地,在东安门外的东厂胡同赐了一座前明内阁首辅的大宅子,他便住到了镶白旗的地界上头。

  按照规矩,汉臣都要由东华门进宫。而东华门就在东安门的里边,李光地从家里进宫上朝的距离,短的令人发指。

  玉柱赶到东厂胡同的时候,胡同里已经挤满了来道谢的新举人。

  吴江拿着玉柱的名帖,挤过人群的时候,玉柱听大家议论纷纷,李光地闭门谢客,谁都不见。

  玉柱虽然不知道贡院里发生了什么,但是,他心里却明白。

  这种敏感的时刻,以李光地的谨小慎微,肯定不会去招惹不必要的流言蜚语。

  李光地见不见玉柱,其实并不重要。以玉柱的雄厚家世,也不需要依赖李光地的官场提携。

  重要的是,玉柱在中了解元的当天下午,就来拜谢师恩了。

  这便是很多小镇做题家,曾经因为不懂,而栽过大跟头的人情世故。

  实际上,会做人,并且和上司的私交到了位,才是提拔的关键。

  越有才华的人,越容易仗着才华,不把决定你前途和命运的上司放在眼里。

  比如说,李白,就是鲜明的反例。

  你就算是再有本事,又如何呢?说你不行,你就不行,再行,也不行。

  果然不出所料,吴江回来的时候,禀报说,李光地不见客,谢意心领了。

  于是,玉柱转道又去了梁惠农那边。

  梁惠农是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看似清贵之极,其实手里并无实权。

  作为清流中的清流,梁惠农又只是同考官而已,自然不需要有太多的避讳。

  听说玉柱来了,梁惠农倒是在第一时间,就让他进了宅子。

  见面之后,就见一名身穿青缎便服的中年男子,端坐于太师椅上。

  玉柱赶紧长揖到地,毕恭毕敬的说:“门生玉柱,拜见房师大人。”

  梁惠农笑着摆手道:“勿须如此多礼,坐吧。”

  玉柱斜着身子,侧身坐在太师椅上,且只坐了半边屁股。

  梁惠农暗暗点头,他本以为玉柱,最快也要后日上午才能来拜谢师恩。

  按照常规,张榜的第二日,谢座师。梁惠农这个房师,自然要靠后了。

  没想到,上午刚张了榜,玉柱下午便来登门道谢,竟与嚣张跋扈的隆科多,有着迥然不同的谦逊作派。

  梁惠农心里舒服了,也就有了谈兴,便很“自然”的想起了贡院里发生的事儿。

  他笑着说:“说起来,你的卷子做得确实漂亮,一看就知道往日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