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6章 好事难作_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松江县所有人都在对这个学校的成立议论纷纷。

  褒贬不一。

  好的方面,自家的孩子终于有了入学的机会,再也不是被城里人瞧不起的泥腿子。

  不求孩子能够成为状元郎,只求孩子以后是个官老爷,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祖祖辈辈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现在轮到孩子有入学的机会,希望他们以后生活更加富裕,就像在县衙的衙役们,因为有机会识字,现在的工钱噌噌噌地往上涨,连带着他们的父母都高人一等。

  不好的方面,孩子这么小,就必须住校,磕磕碰碰了怎么办,受了委屈怎么办?饿了怎么办?被人欺负了怎么办?家里这么一大堆农活谁来干?

  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现在又少了劳动力,以后日子不是更加难熬。

  再说了还要自己交一半伙食费,还有笔墨纸砚都要自己掏钱,这些都是钱呀,哪有这么多银子,家里不用生活了吗?

  也有人认为要去学校,就让男孩子去,女孩子就呆在家里安心的学绣花,以后进服装厂干活,反正以后都是嫁人的,学那么多字干什么,以后进了婆家岂不是要反了天。

  衙门又招人了,这次同样是有男有女。

  但是学校招的条件比较苛刻,由李沫亲自面试。

  进了学校,就属于教育工作者,你可以没有文化,但是你不能没有爱心,不能没有耐心。

  里面都是孩子们,不能动不动就体罚孩子,孩子还小,他可能当时不敢反抗,但是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以后都不敢来学校。

  学校招人真的有点难度,年轻人没有什么耐心,不想跟孩子们相处,不想来。

  中年人想来,但是觉得学校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他们大字不识一个,实在是不好意思来。

  老年人年纪又太大,不适合呆在学校的。

  其实学校招人是属于安保和后勤方面的人员,可能李沫太挑剔了,最后只有五个人被面试上。

  三个中年妇女,两个中年男人,这几个人都是县城,会认几个字。

  还有做饭的、搞清洁的这些人属于编外人员,还是比较好请的,不用特意招工,附近的人就可以。

  如果人手还不够的话,李沫打算从现在的衙役当中抽调几个过来。

  松江县唯一的私塾——远明私塾。

  冯夫子一身的冷气,地上一片狼藉,仆人站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喘。

  王夫子安慰道:“冯夫子,别气了,县令大人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用意。”

  陈夫子冷哼一声:“用意?李沫就是想把我们这个私塾挤掉,这是明摆的事实。”

  冯夫子气得咬牙切齿:“真是岂有此理,整个松江县就我们一个私塾,只要想读书的孩子都必须来我们这里上学,谁知道他李沫竟然搞一个所谓的公立学校,不收学费,这不是跟我们抢生意吗,以后我们远明私塾还能不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