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七 母亲的心愿_一个殡仪馆女工的手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据统计,母亲这两个字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人们经常把世界上最美好的词汇都用来赞颂我们的母亲。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神圣的,同样,母爱也是深沉的。

  母亲的爱承载了太多太多的苦难,包容了太多太多的无奈。无情的岁月让母亲的腰变得不再挻直,但母亲无私的爱会停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母亲的爱是不需要报答的,然而如何面对这无私的母爱,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读了江梅的日记,一个殡仪馆女工的日记,作者感到手中的笔很沉重,真的不知道从何处下笔。

  不再多说,就让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吧。

  11月5日日记全文如下:

  一大早,就接到了一个农村丧户的电话,我们就行动了(亲,殡仪馆是真正的365天,24小时的服务)。说是农村,离市区也就不过是二十多里路,开车一会就到了。

  刚到村口,一个中年男人在接我们(这个人叫阿顺,死者是他的母亲,八十多岁了,昨天夜里咽的气)。到了阿顺家,这是一栋新建的二层小楼,从里里外外的装修看,很是豪华,这在农村算得上是一个很殷实的人家了。老太太的遗体就放在一楼大厅,遗体躺在一扇门板上(亲,这是一种丧葬习俗,门板下面的空隙要塞死,以防有猫从下面钻过去,传说那样会诈尸体的)。

  我们就把老人的遗体抬上了车,阿顺的妻子哭喊着追了出来,拉住老太太的衣角久久不肯放开,看得出,婆媳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亲,不知道你们的婆媳关系处理的怎么样,我的婆婆平时对我很好,但我只要和老公一吵架,婆婆就会用很凶狠的眼神看我,汗,我和老公开玩笑婆婆都会当真)。

  遗体很快就运到了殡仪馆,推进了停尸间。由于家属要求今天就火化(阿顺妻子说已经找大师算过了,今天是最适合出殡的日子,今天出殡老太太能上天堂,还能保佑儿孙后代福缘永继。),我们就马上安排、为老太太整理遗容。

  虽说每一个生命的离开、我都会很伤感,但为每一位母亲整理遗容的时候,这种体会就更加深刻。

  刘姐我们刚换好工作服,正要进入停尸间给老人化妆。一进门,刘姐就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一个老太太正从停尸间中跌跌撞撞的走了出来。令我们吃惊的是,这个老人正是我们刚刚拉回来的、阿顺的母亲。

  阿顺的母亲复活了,确切地说,老人根本就没有死。我们把老人扶到办公室,无论我们怎么问,老人就是坐在那里,默默的流着眼泪,还不断的叨念着阿顺的名字……

  阿顺的母亲姓孟,孟阿婆的命特别苦。阿顺三岁时丈夫就死了,是孟阿婆一个人把阿顺拉扯大。为了不让阿顺受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