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八章 谋反_宠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冯怀恩加封从一品大司马,位仅在上柱国将军之下。

  此时的皇帝并没有赶回京城。他从居庸关南下后,西行抵达云州。那是西梁王的所在。

  居庸关中那群“被煽动谋反”的军士们早被皇帝打发回了京城。拓跋弘并不担心他们真有谋反之意——都是平民百姓的儿子,哪来贵族阶级的权谋野心?而且在东宫无故“卧病”、京城中一切事宜交由赵王时,这批京城守军并没有表现出一丝异动。甚至在张开山死后接任统帅的甄将军和几位副将都没有任何异议。

  随后京城守军跋涉千里急急赶回京城,首先就是奉旨将赵王迎上朝堂监国。

  拓跋弘放下心,领着随驾的兵卒们去了云州。

  五月初十,他颁下昭告天下的第三道圣旨——将被扣押在京城中的西梁王拓跋煜赦回西梁,同时以帝王的威名宣布,多年前楚达开是为国捐躯战死在夏国人手中,并非被西梁暗害。

  自此,西梁终于从危机中走了出来。

  远在匈奴境内作战的吴王渐露锋芒。即使他与吐蕃决裂,以冯怀恩为首的西梁势力却越发崛起,给了他最可靠的支持。

  不过西梁云州这地方,自从拓跋煜的父亲死后,整个封地其实并不是新任西梁王做主,而是一切以大将冯怀恩马首是瞻。冯怀恩早年就是西梁王心腹,后来西梁王及其唯一的嫡子相继因病殁逝,几个庶子接替王位闹得鸡犬不宁,西梁王府早就式微。冯怀恩作为手握兵权的武将,自然收拢了权柄。

  所以皇帝赦不赦拓跋煜,其实无关紧要。

  拓跋弘也明白这一点。但他还是下旨给赦了。西梁王如今仍算是冯怀恩的主子。届时吴王登位,冯怀恩做了摄政王,他不能顶着个“背弃旧主”的坏名声。

  皇帝虽然没有废东宫,然而皇室贵族们看在眼中,早知皇帝已经属意了吴王。虽然监国的是赵王,不过战乱年代,兵权比什么都宝贵。

  秦国皇室再次掀起血腥风雨。储位动荡,天下难安。

  这其中还出了个小事。

  从京城被迎回来的西梁王拓跋煜,途中不幸中暑病死了。

  皇帝思虑几日之后,收回西梁王的敕封,将广阔富饶的云州作为汤沐邑赏赐给怀恪长帝姬。

  帝姬的封地是不能世袭的。自此,作为封疆大吏的“西梁王”,被彻底收回权柄。

  没有人有异议。冯怀恩还千里迢迢派亲信回来谢恩。

  冯怀恩说是西梁王麾下的武将,事实上他这辈子只忠于一个主子,那就是当今皇帝的十一叔,最初的西梁王。他病死后嫡子也跟着病死了,王位被一群上不得台面的庶子抢得头破血流,冯怀恩对他们嗤之以鼻,心中不时哀叹旧主命不好。

  旧主父子都病死,冯怀恩唯一认可的就是王府中的正统儿媳,嫡长媳怀恪帝姬。

  怀恪帝姬虽是女流,却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