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7章 圣眷_古代养娃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三国时的枭雄曹操,曾经引用《诗经・鹿鸣》,来表达自己对于贤才的渴求和尊敬。

  太熙帝即位之后,将原本几近荒废的鹿鸣轩重新整治,作为自己接待臣子之所。

  能够来鹿鸣轩接受太熙帝的召见的臣子,未必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但一定是他信任恩宠有加的近臣。

  所以大齐朝的官场上才会流传有这样的话――“此生不入鹿鸣轩,封疆坼土也枉然”。

  刘识这么想着,就见前头的内侍停住了脚步,操着尖细的声音禀报道:“回禀陛下,宁安伯在外求见。”

  下一刻,里面传来爽朗而急切的笑声,还有匆促的脚步声:“快宣宁安伯进来!”

  内侍躬身做了个“请”的手势,神情恭敬道:“伯爷,请。”

  这位宁安伯可是太熙帝即位后恩封的第一位伯爵,而且还是在太熙帝着手一步步地削弱勋贵的权力之时,可见其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不由地他不小心地伺候着。

  刘识颔首谢过内侍引路,一撩衣袍,跨了进去。

  然而刚跨进门槛,就见一身明黄绣飞龙在天常服的太熙帝迎了出来,面容和煦,神情亲切,稍显激动。

  刘识慌忙要伏身下拜,口中尊敬地问安道:“微臣拜见陛下。”

  然而他身子才下伏一半,人就被太熙帝伸手亲自托住了。

  太熙帝亲切地笑道:“爱卿不必多礼。”

  刘识见太熙帝请辞恳切,便欣然从命,拱手恭敬道:“微臣惶恐。”

  “什么惶恐不惶恐的容后再说。”太熙帝说着,一路率先朝内侧的书房走去,笑道,“你倒是赶紧和朕说一说抵御倭寇和远洋海上商队的事!”

  先前平倭大将军于得水入京禀报战绩、接受封赏时,已经向太熙帝禀报过驱逐倭寇的事了,但是太熙帝觉得武将禀报战况,多是为了争取战功,总得不尽兴,所以才特地要让刘识开口说上一说。

  刘识见太熙帝在书案前坐下,便立在下首,拱手要答。

  “爱卿不必拘束。”太熙帝先一步笑道,说罢吩咐屋里伺候的小内侍,“给宁安伯赐座。”

  不说官职却说爵位,在这个削弱勋贵权力的风口浪尖上,可见是有意要抬举刘识。

  小内侍恭声应诺,搬了一把太师椅放在下首,恭敬地请刘识坐下。

  能在鹿鸣轩伺候的内侍,都是深得泰希的信任和恩宠的,然而太熙帝再恩宠他们,他们也不过是一群去了势的阉人,哪里敢在刘识这等重臣近臣面前放肆。

  刘识躬身谢过了太熙帝的恩赐,这才在太师椅上坐下,说起抵御倭寇的事来。

  刘识没有过多地润色修饰,语言浅近质朴又生动形象,太熙帝听来,似乎可以想见当时两方对阵的紧张形势,不由地随之而紧张,或是热血沸腾。

  太熙帝当初是从过军的,也正是因为那次从军历练的经历,才让他从一个不显眼的皇子脱颖而出,意外拥有了九五至尊的宝座,所以他对于军旅生活总是比一般人更多一份深情。

  所以当刘识简明生动地禀报完战争的经过之后,太熙帝不由地一脸神往地感叹道:“朕曾经在陆上遇敌厮杀,斩敌无数,却还从来没有过海战的经历。想来倒是颇有些遗憾。”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