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3章 浑天黄道仪_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对于人情世故,本就不大擅长。

  同李秋一样,也算是奇葩一朵。

  所以在李世民问他时,心中难免紧张的李淳风也没有想太多,就如实的答道:

  “回禀陛下。”

  “当年舜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则浑天仪也。”

  “《周礼》有云,土圭正日景以求地中,有以见日行黄道之验也。”

  “暨于周末,此器乃亡。”

  “汉洛下闳作浑天仪,其后贾逵、张衡亦有之,而推验七曜,并循赤道。”

  “按冬至极南,夏至极北,而赤道常定于中,国无南北之异,盖浑仪无黄道久矣。”

  “仪,表里三重,下据准基,上如十字,末树鳌足,以张四表。”

  “一曰六合仪,有天经双规,金浑纬规,金常规相结于四极之内。”

  “列二十八宿、十日、十二辰,经纬三百六十五度。”

  “二曰三辰仪,圆径八尺,有璿玑规,日游天宿规矩,列宿所行,转于六合之内。”

  “三曰四游仪,圆枢为轴,以连结玉衡游筒而贯约规矩。”

  “又玄极树北辰,南矩地轴,傍转于内,玉衡在玄枢之间,而南北游,仰以观天之辰宿,下以识器之晷度……”

  “当初在大唐图书馆建造完成之后。”

  “我家王爷就想在这图书馆广场前怎样建造,才能更凸显出大唐图书馆的底蕴与气质。”

  “于是,在草民的建议下,就修筑、建造了这座更为精准的浑天黄道仪。”

  俗话讲,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单单是李淳风这一番言论,李世民就能断定,眼前这身着青灰色道袍的年轻道士。

  是个通晓古今,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精通术数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古时,相当以为有名的道士,可远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

  以为优秀的道士,本身就是天文学家、数学家、心理学家。

  而且很有趣的一点是,在古代,很多学科都是以道家学说为基础的。

  就好比孙思邈,虽然他是神医,药王。

  但本质上说,他也是一位优秀的道士。

  而且你看古时候的很多数学著作,也都是道士所为。

  这时候,李世民又看了一眼这大唐书院广场上修筑的这浑天黄道仪。

  随之问道:“朕听闻,李秋的这芙蓉园中来了两位了不得的道长。”

  “一老一少,师徒两人。”

  “那你是袁天罡,还是李淳风?”

  听到李世民知道自己的名字,李淳风也是心中大惊。

  “回禀陛下,草民正是李淳风。”

  “袁天罡是草民家师。”

  李世民点点头。

  “没想到,你不过三旬年纪,就如此精通天文,术数。”

  “论学识,也丝毫不比宫中的钦天监逊色。”

  “那朕倒是想考考你,这长安城内,除了这灵台观天仪。”

  “还有没有其他方面还不完善,需要改善的?”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