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6章 营救太子!_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盲目炼丹,只求眼前之利,不顾长远未来。

  太监们并不知道那些大道理,到底对不对,他们只清楚一点,自从李真人传授陛下炼丹之法后,陛下炼出的丹药,就是真的灵丹了,吃下去身轻体健,回味无穷。

  哪像以前提心吊胆,生怕陛下心情不好,炼一炉丹药出来雨露均沾,谁都可能走着进来,躺着出去……

  对于没受过陶仲文恩惠的太监来说,李真人哪怕没有踏入过西苑一步,都要好太多了!

  “陶天师所言,不无有理!”

  而嘉靖平静听完,神情淡然,也不像以前探讨询问了,放下丹盒,献丹的事情就算过去。

  话锋一转,这位大明天子的语气,开始变得严肃:“朕请天师来,是要商量祈雨之事。”

  陶仲文知道,变化无常的天气,又给人心中添堵了。

  历史上的明朝,天气极端是出了名的,尤其是1600年前后的数十年中,洪涝、干旱、地震、蝗灾、极寒等自然灾害,就未曾间断过,每一年都有,地方不相同罢了。

  无论是天灾爆发的频率、受灾的范围还是破坏的程度,纵观历史都实属罕见,然后还碰上一个摆烂的万历,天灾人祸聚在一起,国家不走向灭亡才叫奇怪……

  嘉靖朝尚且没有那么严重,但也好不了太多,之前是大雨不停下,有水涝的趋势,现在又是许久不下雨,有干旱的趋势。

  恰好祈雨同样是陶仲文的本事之一,历史上的他便数度祈雨有功,其实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出面,将老天下雨的功劳归于自己。

  这种事情别说宗教常常用到,就连文武官员都有例子。

  比如熊廷弼巡按辽东时,在城隍庙神像前祈祷,约定七日内下场雨,如若不下雨,就要拆毁城隍庙,等时间快到,这位还派手下前去斩杀城隍,手下还没到,就见风雷大作,暴雨如注,自此“辽人以为神”。

  这种通过天气预报,树立权威的方式,在古代是很好用的,而这个世界,祈雨则是真的要作法了。

  陶仲文稍稍抬起头来,视线在这位天子胸前佩戴的红花上掠过,开口道:“老臣自当尽力,然行云布雨,三界无过于四海龙王,京师已得龙神庇护,何不让那位龙王之神出面呢?”

  嘉靖神情不变:“龙神不适天地剧变,道门难有灵食,此等事情,何必劳烦?天师不必妄自菲薄,京畿百姓渴求甘霖,道场已设,还盼作法,洽于四海,福泽万民!”

  陶仲文眼神深处满是阴沉,不再多言,领命道:“是!”

  斋醮祈雨,要设道场、设醮、建醮、祷告,最后再引动雷电风雨,下一场好雨,极为耗损精神法力。

  换成以前,陶仲文身为天师,还是愿意偶尔露一手的,但现在他已经感到了嘉靖的冷淡,知道这个刻薄寡恩的天子心里,自己只剩下了最后一点利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