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9章 开启科举的前奏与郭女王_混在三国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入青州之战与洛阳之战结束后的第三年,刘宇实力有了巨大发展,在前两年不断积累下,军械库存堆积如山,粮草的粮草也已达到可供五十万大军连续征战八个月所用。

  不过刘宇没有急着开启战端,而是又施行了一件大事!

  这日,刘宇领赵云、刘晔、田丰、陈宫、郭嘉一干人等巡视关中诸郡,刘宇突然感叹:“天下读书习字者甚少,不利于朝廷宣政治理,当鼓励读书,每郡县多设学堂,招收八至十五岁寒门学子,并每年拿半成岁入聘请先生教受读书习字,将来孤会亲自对这些学子们进行考核,成绩优良者,有授予官职的机会。”

  刘宇说得似乎只是有感而发,但其实这便是科举的前奏。

  自夏商至今,统治下麾下文官的任命几乎全部都是来自于举荐,只有武官中有一部分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不过数量也不多。

  而举荐者多是什么人,多是已经在朝为官者,他们或举荐自己的门生,或干脆举荐本族后辈。大家族垄断书籍,只教育本族子弟,寒门出身求学艰难,就算学出来了,也要成为门阀士族的门生才获得被举荐的机会。多番缘故,造成大家族为官者愈来愈多,门阀士族便是这样产生的。

  自东汉以来,门阀士族势力已经开始越来越大,比如河东郡卫氏、荥阳郑氏、博陵崔氏、弘农郡杨氏,以及当初四世三公的袁氏。弘农杨氏原本势力不下于四世三公的袁氏,有一段时间杨氏也曾四世三公。但杨氏遭到董卓、李傕、郭汜、曹操等人的先后打击,已经极为衰弱。而袁氏,自袁术、袁绍败亡,袁氏也彻底没落了。

  不过仍有卫氏、郑氏、崔氏等,将来还会有王氏、谢氏、李氏等等,历史上这些庞大门阀士族便是在三国至东晋时期壮大到一个可怕的地步,东晋时期甚至有王、谢二氏等同与皇室地位甚至超过皇室地位的程度。

  门阀士族没有国家民族观念,只有宗族观念。当他们规模还小的时候,没什么,还能控制。可当他们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便会以伤害宗族外的一切来发展自己的宗族。

  这绝对不利于天下一统,天下治理,以及百姓安定!

  刘宇如今已经占有天下近七成,未来他有十足的信心能够一统天下,到时候他不会容忍那种规模越来越庞大的门阀士族势力,那么趁现在门阀士族规模还没有发展到巅峰,同时连连遭遇黄巾起义,诸侯混战等的打击后,反而远比黄巾起义前夕虚弱无数的此刻,开始谋划遏制。

  科举无疑是最完美的策略,让寒门可以有一个上升为官的通道,更打破门阀士族对荐官的垄断,也从根本上xianzhi了庞大门阀士族的产生。

  此刻刘宇只说未来他会亲自考核学子,其中优秀则有授予官职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