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3章 读与考_一品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代对读书之家控制不严,但对科考的出身是有很严格的规定。比如一条最明显的就是,从商之家的子孙后代不得参与科考。这是对商业职业的高度歧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那也是管理层对商业之族进行限制、压制。

  商家的经济基础扎实,真要能够参与科考,那他们肯定比农村农户的孩子有巨大优势。就像后世的中产阶层对孩子的培养,农村的学生如何能够与他们拼比?

  中产阶层以上的孩子,从小就在各种培训班进行辅导,精心培养,然后在各方面的学识上、思维上、见识上进行全方面培养。农村孩子除非个例,其他的绝对多数都会落后于那些孩子。在中考和高考这样的大关面前,竞争力又如何与之相比?

  推演几十年或百年以上,结果就很明显了。社会上高职位、高效益的部门、平台等等所有的优势资源,都会落在这些人群与家族之手,操控一切,那是必然的结果。

  放在古代,商人家里经济好、条件好,能够请到更好的先生,先生才学扎实,教出来的学生大概率上也会优秀。如此,在科考面前,农村、农民的孩子竞争必然弱得多。

  同样地推演,社会的所有优势资源,也会落到他们群体的手里。社会上,这样的存在势必造成这个群体掌控了权力有资源,农民这个大群体,势必落到更低下的级层。

  科考制度上,一定程度控制了这样社会的演变。农民的后代,完全可以走求学,继而跃龙门,成为人上人。而他的家族,也走上诗书传家的高层次级层。

  商人呢,继续过自身的家境优渥生活,虽然不能做官,社会地位不高,但因为物质条件好,也很得到尊重的。

  当然,在士族面前,商家很没地位,几乎任由士族欺压,没有多少挣扎、抗争的余地。这是社会两个不同的级层。

  生蛮的子孙后代不能参与科考,这也是明文规定的,因为生蛮不在文朝辖区内。当然,如果说生蛮愿意臣服与文朝,文朝自然会有欢迎的态度。

  都蛮寨的人不能接触到文朝更高层次,可对于柳河县城的县尊大人,就是天一般的存在。县令是代天子牧守一方,在普通人心里就是天了。

  不然,为什么古代会有青天大老爷之说?

  在后世,一县之书记、一县之长,其实也是位高权重的。对下面的人随意喝骂,完全比骂孙子都跟凶。

  如果是经商之人,对这些什么长,那就得更多巴结,不然,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

  其实,不论在什么年代,只要存在级层关系,都必然存在高级层的,吮吸低级层血汗这样的事实。

  面对老者的说法,杨继业也不敢乱答应。对于文朝有什么样的政策,他也不太明白,特别是对生蛮的政策是什么。

  “老人家,这个事情我回县城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