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9章 失 宠_一品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啪!”一记耳光,打在刘世博的脸上,几个指印赫然出现。刘世博不敢有丝毫声音,甚至连眼泪都不敢有。

  从荆蛮楚地回到京都后,亲王府对他的态度,就完全转变。父王对他在荆蛮楚地的失败,异常恼火。

  或许是左丞相府迟迟都不肯表达支持的态度,而刘世博与朱成章到荆蛮楚地,让朱成章重伤而归,朱子善对亲王府心存怨言,也是必然的结果。

  想要得到朝堂上有人体出太子的废立,刘伟不难找到帮他提出的人选,但提出后,必须要有坚实的支持,必须左右整个朝堂的舆论和走向。

  只有如此,才可能将那个废物而不死的太子哥哥被父皇提议废除,另立太子。甚至于,不急于就立新太子,对二皇子刘伟说来,也是很好的机会。

  如今,朝堂里不少人都看好亲王府这边,甚至可以说,这些年来,文昭帝也有意在培养亲王府的实力。任由着刘伟市里的壮大,特别是在军方的力量,已经有几个边军重要将领,明确地向刘伟表达了他们的臣服与效力。

  但在朝堂里,二品以上的官员却没有几个人明确表达支持刘伟为继任皇位者。因为这些人都明白,谁来继续大统,最终还得看文昭帝的旨意。

  不少人都在猜测,文昭帝对自己的身后事,都安排妥当了。根本不需要他们这些人来琢磨、操心,谁在这个事情上太热心,就会被文昭帝一棍子打趴下。

  之前的右丞相府杨盛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杨盛文虽然没有明着说出来,或提交奏章神秘的,但对太子府的支持、将皇孙刘铭收为自家弟子,就是明显表达态度,继而被文昭帝贬斥边关。

  后来,还有几个小五品、七品的官员,提出废立,因为太子府刘静已经无法正常处理太子府的事务,为文朝大统计,必须进行废立之策,使得整个朝堂有向心力、凝聚力。

  这些奏章本身是没错的,可文昭帝直截了当地将奏章撕毁,将人丢进大牢至今都没能出来。

  这样的状况下,让亲王府刘伟当真是无计可施,也知道父皇对于文朝朝堂的把握,他哪怕有那个心也绝对没有那个胆魄。

  生与死,往往就在一瞬间的决定。一旦真正有动作后,就不可能再回头,那么父皇会对他有什么样的举措,刘伟是不敢猜也不敢赌的。

  皇子不仅仅是他一个,亲王府就有三,最为主要的是,太子府那边明明在吊着命,哪怕还不死,也不可能复原痊愈了。父皇的态度却让任何人都琢磨不透。

  如今,再不破局的话,刘伟也担心他之前所有动作,被文昭帝发觉、追责,那么,大统很可能就会错失。这是刘伟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说到底,还是文昭帝在位时间太长,以至于自己的孩子一个个年龄都不小,长期的等待中,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