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2章 没有退路_官道之步步高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天舒拟定的題目有: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思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培训、农业规模化经营等等,都是近期国家农村工作方面的大课題,绝对可称得上走在全省前列。

  伊海涛虽说是由文章步入政坛,在官员里面也确是写作高手,可写文章也与唱歌、打拳一般,讲究个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常练常熟,自从当上常务副市长之后,客观上事情多了,工作繁忙了,主观上也因为有了谭广德、王少磊和楚天舒这样满意的“替身”,很多文稿就不再亲自动手了。

  按照平常写作讲话、材料的套路,一般是由秘书提出几个題目和大体思路,交由伊海涛斟酌确定下來,就算万事大吉了。

  可对于这篇文章的选題,伊海涛却是慎之又慎,不肯轻易认可。

  “小楚,你拟出來的几个课題好是好,但是,有一样你可能沒有考虑到,而且是犯了大忌,”伊海涛连连摇头,摆出了一副在课堂上授课时老师提问的架势。

  楚天舒瞪大了眼睛,也摆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架势,等待伊海涛的下文。

  “这篇文章取得乔省长注意、重视当然非常重要,可也不能像上次给南书记讲课那样而得罪了另外一些人,产生了太大的负面效应,”伊海涛说。

  “负面效应,你是说别人会忌妒,”楚天舒不解。

  “眼红忌妒那只是小事,若是被人家抓住明显破绽当成攻击的武器,那就可能得不偿失了,”伊海涛明显还心有余悸。

  楚天舒当然知道,伊海涛所指的“人家”是唐逸夫等人,迎接南延平视察为伊海涛博得了一些声名,但唐逸夫却利用汇报材料一事挑拨了朱敏文与伊海涛的关系,进而又在省长乔明松那边制造了许多不利于伊海涛的传言。

  楚天舒想了想,说:“嗯,我想是不是这个意思,还必须要考虑朱书记省里领导的感受,也要考虑市里分管领导的态度,否则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失去了立足的基础,”

  “对,怪不得我家彭教授喜欢你,你是一个一点就透的好学生,”伊海涛最后点出了问題的要害,“按照市委市府分工,新农村建设是朱书记当市长时的政绩工程,农业一直由唐逸夫分管,他们会怎么想,别人又会怎么想,实际效果或后果又会如何,这些都必须要慎重考虑,”

  楚天舒连忙说:“呵呵,我还真沒想到这些,领导还是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我差一点儿好心办坏事、帮了倒忙,”

  “那么到底该从哪里切入,才能既避开矛盾又收到奇效呢,”伊海涛这一发问,说明他心里有底了。

  楚天舒非常熟悉伊海涛这种学者型领导的思维方式,在不断的设问、否定中,思路越來越清晰,离最终需要的那个结论或答案也越來越近。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