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无偿使用_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的影视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梓林还真不稀罕唱片公司的钱,而且那会在工人日报社副刊刘主任那里,得知什么追查高薪,

  他在21世纪没看到过类似的历史事件,但相信绝不是空穴来风,

  只是好奇究竟能给多少,属于对自己价值的肯定吧。

  便笑着说:“发表歌曲的时候,已经得了不少稿费,我在单位还有工资,

  创作的歌曲能受人民群众欢迎,

  能被贵公司灌制唱片,就心满意足了,还谈什么报酬。”

  昌建华和吴鑫国相视一笑,心说这个小伙子觉悟真那么高,送上门的稿酬都不要嘛?

  好在他们都见多识广,跟很多作曲家、词作家都打过不少交道,

  印象中越是嘴巴上讲得客套,要价却是最狠的,

  他们来之前就商定好了大致价格,只要不太离谱,再上浮百分之十,他也能拍板的。

  也笑着说:“我在唱片行做了二十来年了,知道创作是很熬人心血的,

  何况你还是作词作曲全包了,

  鉴于《小白杨》是您的第一个作品,唱片公司抱着是试试水的心态,

  也没灌制多少张,我们公司思考再三,决定……”

  这时办公室门被突然推开,王敏一脸汗水,手里举了张唱片,兴奋地准备说什么,

  但见办公室里有客人,忙收敛了激动,甚至责怪自己还是太毛毛躁躁,应该先敲门的呀。

  陈梓林见王敏先是兴奋、尔后尴尬,忙问:“唱片买回来啦,怎么去了这么久?”

  王敏尴尬地冲来客笑笑,说:“跑了三四个卖唱片的店,都说您的《小白杨》很畅销,

  最后还是在区新华书店才买到的,那售货员说都进两次货了,还卖这么好。”

  陈梓林冲昌建华吴鑫国笑笑,多少有点得意,说:“放着吧,辛苦你了。”

  等王敏走了,陈梓林端详着唱片,又和昌建华拿来的对比着,果然都是中国唱片公司的产品。

  昌建华哈哈笑了笑,说:“看来公司领导力排众议灌制《小白杨》的决策非常正确啊,

  果然很受广大群众喜欢,公司已经决定,《小白杨》给您五百八十元的稿酬,

  《我上幼儿园》《数鸭子》销量可能更大,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什么的,全国近四十万啊,

  我还是保守估计,所以两首儿歌报酬八百元一首,您看怎么样?”

  陈梓林不知其他畅销歌曲、著名音乐家创作的歌曲能有多少稿酬,

  但三首歌从唱片公司就能得到两千多块,他确实迈入了这个时代的高薪阶层,

  看着昌建华满带诚意的脸,二十多年唱片行从业经验,就是解放前就干这一行的,

  商人本质就是赚取更多的利益,估计啊,他们的报价还有水分,得再加钱!

  陈梓林假意讨价还价似的说:“唱片公司怕是低估了《小白杨》的艺术价值吧?”

  昌建华心中不屑地想:就算不给你稿酬也没什么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